建安的尾声(八)逍遥津之战(上)孙权为什么如此热衷攻打合肥
喜欢的话点击下面名片关注我哦
↓↓↓
前文在这里
建安的尾声系列目录(1-6章)
第二次荆州危机以刘备的退让而告终,孙权也顺坡下驴,没有逼人太甚。
这其实也是双方达成的一个默契,毕竟曹操实力太强,如今大敌当前,两家都没有做好彻底撕破脸的准备。
目前双方沿着湘水划界,刘备得到了南郡大部以及零陵郡和武陵郡,孙权则得到了江夏、桂阳、长沙三郡。也就是说,整个荆州除了曹操的地盘以外,双方基本各得一半。
虽然说大家都知道这个盟约并不怎么可靠,只是在共同面对曹操的压力时被迫签订的,但至少短时间内还是有约束力的,于是孙刘两家暂时又重新回到共同抗曹这一路线上来。
对于刘备来说,汉中已经被曹操所得,张鲁成为丧家之犬,那么解决北面汉中方向的压力对他来说是当务之急的。
而对于孙权来说,暂时放弃南郡,也就说明他暂时放弃了在荆州方向的扩张。
从荆州南部前往荆州最北部的南阳郡,一般有两条通道,从南郡出发沿着汉水北上,即可抵达襄阳,过了襄阳就能进入南阳盆地。
襄阳本属南郡,当初曹操征服荆州后,单独把襄阳从南郡分出来设了一个襄阳郡,这里也成为魏属荆州最南端的门户,保卫着南阳的安全。
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魏武尽得荆州之地,分南郡以北立襄阳郡。(晋书地理志)
而从江夏出发前往南阳,则只能走陆路,也就是随(随州)枣(枣阳)通道,但这样一来东吴水军的优势就发挥不出来了,无疑是事倍功半。
当然走水路溯着汉水逆流而上也不是不可以,但是那样一来就难免要经过刘备的地盘,这种方案当然是不现实的,就像当初孙权不可能跨过刘备的南郡去进攻益州一样。
因此,谁得到南郡,谁才拥有在荆州方向发动北伐的资格,这也是隆中对里提到的“将荆州之众以向宛、洛”的先决条件。而孙权方面,以目前的情况显然是不打算在荆州方向做文章了。
另一方面,在丢失南郡的这些年里,曹操的策略基本也是两个拳头出击,东线越巢湖打濡须,西线打雍凉和汉中,而中线荆州方向则采取收缩防御的策略。
也就是说,在215年下半年,荆州这个曹、孙、刘三方势力交织在一起的斗争焦点,反而变成了风暴之眼,处于奇妙的平静之中。
而这样一来孙权的扩张方向也就只有东线了。如今曹操身在汉中,主攻方向肯定也是西线,那么让刘备去承担曹操的主要压力,而自己则面对的是相对空虚的东线,这岂不是天赐良机,此时不捞一把更待何时啊!
不过孙权虽然打得一手好算盘,但他万万想不到的是,这只不过是他的一厢情愿。
在讲解孙权这次北伐的具体过程之前,我们有必要先对东线的水文地理情况做一个详细的介绍,因为这关系到孙权将如何选择进军路线的问题。
话说如果孙权打算从东线进行北伐的话,他有两条进军路线可供选择。
第一条路线就是从建业出发向东走到达广陵郡江都县(今江苏扬州市江都区),然后经过中渎水北上可以直达淮水。
这个中渎水也就是大名鼎鼎的邗沟。春秋时期,吴王夫差为了北上争霸修建了这条运河,它将长江和淮河两大水系连通起来,至今仍是京杭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实际上邗沟却很难成为中原和江东交兵的主要地区,其中原因有二。
首先邗沟从建成开始到东汉末年已经经过了七百年左右的时间,有些河道已经开始淤塞了。事实上在隋朝大运河开通之前,邗沟都不是贯通江淮两大水系的主要通道。
当然这条水路也不是完全不能走,224年和225年,曹丕就两次走这条路线南下广陵,只不过这两次行动纯属军事游行,而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真正的原因则是第二点。邗沟汇入长江的地点广陵郡江都县以及汇入淮水的地点末口(今江苏淮安市北)分别处于两条河的下游。
淮水的几条主要支流,自西向东分别为汝水、颍水、涡水和泗水。其中最东面的泗水汇入淮河的地点泗口与邗沟汇入淮水的地点末口非常近,都在今天江苏淮安市一带,泗口更偏西一点。
也就是说,当江东的水军顺着邗沟北上时,一旦中原的军队在淮河下游布防,封锁住河道,那么无论江东水军再怎么精锐也难有用武之地,根本无法深入中原,而是会被堵在涡水以东。
至于泗水,那也不必担心,具体原因我们后面再讲。
而反过来也是一样,假如中原的军队沿着邗沟水路并进,南下进入长江一线,那么从广陵出发进攻建业的话,是需要逆流而上的,这谈何容易?
事实上南京城历史上也绝少被从下游攻破,一般常规办法还是要顺江而下,先攻占上游的采石矶(今安徽马鞍山市一带)才行。
可能有人会觉得我这是主观臆断,因为如果邗沟的军事意义这么鸡肋的话,吴王夫差何必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去修建它呢,这不是白费功夫吗?
吴王夫差当然不会做无用功,而我也不是信口开河,因为邗沟的军事意义并不在于进取中原,而是在于攻略齐地。
其中的关键还是在于泗水,泗水并非发源于中原,而是发源于齐地。吴国水师进入淮水后,沿着泗水北上,很快就能到达鲁国。
当时楚国已经被吴国打得元气大伤尚未完全恢复,晋国也因为六卿势力逐渐坐大而日益衰弱,而秦国只能称霸西戎并未深入中原,只有齐国仍保持较强的实力,是吴王夫差霸主路上最主要的对手。
公元前486年邗沟建成后,吴国在短短几年内多次伐齐,最终也在艾陵之战中大获全胜。
不过春秋时代的主题是争霸而不是消灭对手,在战争中取胜即可,不需要也不可能一战灭国。而东汉末年则不同,双方进行的是一场你死我活的争斗,进攻的目的也是为了夺取敌国领土及人口。
对于孙权来说,进攻曹操的青徐方向意义并不大,因为这会把战线拉得太长。
江东在没有得到两淮的前提下根本不可能直接进攻青徐,因为这会将侧翼暴露给曹操,补给线随时可能被切断。
总而言之,沿着邗沟北上的路线是孙权不可能选择的。这样一来,他唯一可能的进军路线就只有另一条了。
合肥,这个贯穿了魏吴两家几十年博弈的焦点,这个孙权一生的痛。
首先来介绍一下合肥这个地方为何如此重要。
之前在淮南三叛系列的东兴之战和寿春之战两篇文章中,我们曾经介绍过连通淮水到长江的水道。
从淮水出发,进入寿春以东的淝水,再经过阎润水、枝水和施水,即可到达彭蠡泽。而经过彭蠡泽东南方的濡须水,便将进入长江一线。
俗话说:“守江必守淮。”在古代,中原地区的水网非常发达,可以轻松将中原的大量人力物力投入到淮河一线。
而南方政权在国力上又比不过中原,如果只能将防线收缩到长江流域,那就等于放任中原政权肆无忌惮地将兵力和物资调集到前线,从而被迫在广阔的正面战场上全线对抗,陷入一种拼国力的不利局面。
以弱抗强时绝对不可力拼,一定要尽量创造出有利局面,至少要在局部化解对方的优势,这样才有一战之力。
因此对于南方政权来说,守淮并不是说要守淮河,而是要守淮河到长江的通道。
只要这条通道在手,中原就算实力强大也很难展开全部力量,这就等于弥补了己方的劣势,南北双方也将重新回到同一起跑线上来。
若想守住这条通道,寿春首当其冲。自古从中原南征,寿春都是一个无法忽视的地点,它扼守着北军南下的几乎唯一一条有效的通道,而合肥则是这条黄金通道上一个重要的据点。这一概念想必读过淮南三叛系列的朋友们可以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中原政权要攻克寿春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诸葛诞能轻松拿下寿春是因为当时城中尽是老弱,而精兵则全被毌丘俭和文钦带走了。
而之后司马昭围攻寿春时,大战足足进行了十个多月,若非当年淮南地区爆发了罕见的旱情,鹿死谁手还真不一定,没准大败亏输的就是司马昭了。
双方优劣比较起来,其实不相上下。你中原水网发达利于漕运,但我也不差,从长江到寿春的水路一样畅通,在这方面大家谁也不输给谁。
另外淮南河流湖泊众多,再加上暴雨频繁,实际上对于来自中原的讨伐军来说并不是那么友好。所以说,南方政权有非常充足的条件可以依托寿春和中央周旋。
寿春就是江淮通道的北面门户,只要寿春在手,对于南方政权来说就非常安全了。
甚至在国势强盛之时,也可以以此为据点进取中原。淮南二叛时毌丘俭采取的就是这个策略,可惜实力差距过大而功败垂成。
但遗憾的是目前寿春却不在孙权手里,这对他来说压力就很大了。
只是寿春被曹操掌控也就罢了,偏偏寿春以南另一个重要地点合肥也在曹操手里,这就很让人头疼了。
想要取下悬在头上的这把利剑,就要拿下寿春。但那毕竟是个远期目标,当务之急还是要先取合肥,然后以此为跳板,再徐图寿春。
其实孙权有这个想法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早在赤壁之战的那一年,他就开始图谋攻取合肥了。
那是孙权第一次在这里遭遇挫折,当时赤壁之战刚刚结束不久,孙权发起北伐进攻合肥,但攻城月余却徒劳无功,在曹操派出援军后和只好黯然撤兵。
权自率众围合肥,使张昭攻九江之当涂。昭兵不利,权攻城逾月不能下。曹公自荆州还,遣张喜将骑赴合肥。未至,权退。(三国志吴书吴主传第二)
之后孙权将进攻目标转到荆州,合肥方向转为守势,并且还在濡须水上修建了濡须坞以防备曹操的进攻。结果这一守就守了将近七年。
期间虽然曾被曹操突破到了濡须口,但由于他还并未拥有可以与东吴抗衡的强大水军,因此曹军很快就撤兵了,没形成太大威胁。
十八年春正月,进军濡须口,攻破权江西营,获权都督公孙阳,乃引军还。(三国志魏书武帝纪第一)
不过这也给孙权敲响了警钟,曹操虽然眼下还没有强大的水军,难以长期入侵长江一线,但以中原强大的实力,这是迟早的事。
到时候如果再被突破到濡须口,相当于东吴将会被拦腰切成两段,届时江夏和豫章与江东的联系也会断绝,那就是灭顶之灾了。
另外通过此事也说明只靠濡须坞防御并不可靠,还是得拿下合肥才行,只有这样才能一劳永逸,彻底摆脱眼下的危机,所以说什么也得出兵。
高高的点将台上,孙权看着面前一眼望不到头的士卒,心中志得意满:“有如此强兵,合肥焉有不破之理?”
但他想不到的是,不久之后,自己就会在这里遭遇人生中最惨痛的一次失败。
三国名将系列在这里
淮南三叛系列在这里
由于暂时未开通留言功能,希望与作者进行讨论的话请加入读者交流群,公众号后台私信联系即可。
喜欢的话请关注我的公众号,长期更新
觉得文章还可以的话,请帮点在看吧。
您的支持是对我最大的鼓励